第58期
(总第165期)
楼市动态
1、上海:楼市“红五月”预期落空。5月31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调控风暴下,上海楼市“红五月”预期落空,新房成交量现明显下跌。监测数据显示:5月第3周,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8.04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7.45%;5月前19天,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积为52.1万平方米,较4月同期下跌4.3%。而此前的4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90.29万平方米,相比3月创纪录的153.8万平方米,下跌约四成。
2、深圳:上周一手住宅成交量下降三成多,二手住宅成交量保持稳定。5月31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据深圳规划国土委的成交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套数为944套,环比下降31.45%,而二手住宅成交量保持稳定。深圳中原副总经理贺晓丽表示,从进入5月新房的开盘销售率看,深圳楼市有降温的趋势。
3、四个一线城市:前5个月土地出让金高达1411亿多元,同比大增三倍半。据6月3日《中国经济网》报道,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1411.8亿元,相比2012年同期的314.4亿元,增长高达350%。2012年全年,四个一线城市的总土地出让金仅为1962亿元。(吴玉祥摘编)
4、北京:上周末,楼市迎来了开盘小高潮,刚需盘唱主角。5月31日《新京报》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上周末(5月25日-26日),北京有6个项目开盘,是京版“国五条细则”落地以来开盘项目最多的周末。据了解,这6个项目,集中在远郊区,主要为刚需和别墅两类,从开盘情况来看,市场需求量依然旺盛,但目前供应量明显不足。比如,位于通州的华业·东方玫瑰,周末两天共认购430套房源,认购率在80%以上,成交均价为18000元/平米,与前期基本持平。领秀·观山悦主要户型为380-490平米地上三层独栋别墅,25日开盘当天,43套房源全部认购完毕。
5、北京:5月以来,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增长17.51%,同比下降44.88%。《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5月27日,5月以来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为5550套,环比增长17.51%,同比下降44.88%。新政执行近两个月来,二手住宅成交总量为10762套,不及去年至今年2月份的月均水平。
6、广州:前4个月房价同比涨幅连续领跑内地70个大中城市。据6月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来自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广州房价同比涨幅连续领跑内地70个大中城市,据当地国土房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该市中心城区新房网签均价已达到每平方米23518元人民币的高位。在6月1日珠三角房博会期间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广州因房价持续攀升,甚至比肩京沪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7、香港:二手楼价指数连续第三周上升。据6月1日“新华网”报道,香港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黄良升5月31日表示,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最新报119.06点,按周上升0.23%,已是连续第三周上升,三周累计轻微上升0.47%。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报118.31点,按周升0.40%,也是连续第三周上升,三周累计轻微上升0.61%。
政策动向
1、住建部官员:房产税不急于扩围,限购仍是第一选择。据6月1日《华夏时报》报道,住建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关于房产税的工作我们一直在做,但并不急于大范围扩容房产税试点”,并说,楼市调控若想在短期内取得成效,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仍然是第一选择。房产税作为一项长期的税收政策,在楼市调控中难以“立竿见影”。“由于涉及地方财政、税收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从高层的角度来说,对于试点城市、试点时间和试点方案的选择都很谨慎。” (郑海涛摘编)
2、广州:二手房款拟强制存入监管账户。据5月31日《广州日报》报道,记者昨日获悉,经过近两年酝酿,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拟定了《关于全面开展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计划对全市存量房交易实行资金监管,要求全市范围内已经取得房地产权证的存量房交易所涉交易资金,应全额存入存量房交易资金专用账户。
3、杭州:借鉴上海试点对增量房征收房产税模式,划定人均60平米免征面积,以家庭为单位综合计征。据5月31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房产税思路虽然在扩围方向上剑指增量,但在人均免征面积或套数的划定和认定上,已经涉及“存量”部分,意味着已有试点意图探索将“存量”部分纳入房产税收缴范围。报道又讲,杭州方案借鉴上海试点对增量房屋征收房产税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划定人均60平方米的免征面积,按照家庭为单位综合计征。税率分别分为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两档。对于新购住房房产税征收时,对人均免征面积认定则将包含同一产权人名下的存量住宅面积,而后对超出面积部分按规定征收房产税。因此,房产税征收方向将不仅仅是增量层面,而最终会扩至存量。
4、四川:保障房要方便居家生活。据6月2日《四川日报》报道,5月30日,省住建厅公布《四川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保障房住区应在城镇总体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内选址,并符合方便群众居家生活、就学、就医的城镇区域,住区周边要有比较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住区出入口距公交站点(包括规划站点)的步行距离宜在500米之内等。规划布局方面,保障房住区配套的幼儿园、学校出入口不应开向城市交通干道,应与周边住宅之间有便利、安全的通行联系,应有接送停车场地。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节能灯具安装率、节水器具安装率均需达100%。
5、四川:新建高层和改建保障房容积率不超过5,限价商品房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90平方米。5月31日《成都商报》报道,根据省住建厅发布的《四川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新建和配建的保障房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改建住区不应低于25%。新建和改建的保障房住区容积率多层宜控制在1.6~2;高层宜控制在3~5。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成套型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宜以40平方米左右为主,不得超过6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限价商品房套型建筑面积宜控制在75平方米左右,不得超过90平方米。
6、四川:非抗震设防区内学校、医院按抗震烈度6度设防。6月2日《天府早报》报道,我省今年出台的《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等3部《办法》和《条例》于昨日起施行。其中,《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防区内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的重点设防类设防。非抗震设防区内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及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工程,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进行设防。
7、福建厦门:精装房验收标准正在制定。据6月2日“东南网”报道,关于精装房的验收标准,早在几年前厦门市建设部门就已经起草过一个版本,而国家的标准也在探讨中。如今,在“精装房时代”将至的时候,针对精装房出现的种种问题,标准的出台越来越迫切。记者昨日获悉,涉及到厦门精装房的两项行业规范,目前正在“路上”:一份是“全装修住宅技术规程”,准备报批;一份是“精装房标准”,正在行业内征求意见。
行业信息
1、人民日报:城镇化加速推进也要防跑偏,圈地造城不能搞攀比。据6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承载着扩大内需重任的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正扑面而来,大家对其寄予厚望之余,也充满担心。有关专家提醒,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好事,但要科学统筹,做好顶层设计,以人为本,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要避免走弯路,别把好经念歪了。专家指出,中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较大,各地城镇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攀比,一窝蜂上马。各地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征,因地制宜来制定自身的城镇化规划。而且,城镇化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否则,农民进了城无所事事,城市也留不住他们。新城没有产业发展,就成了“睡城”和“空城”。专家指出,城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从目前高层释放的信号看,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2、新一轮城镇化规划:将再打造10个区域城市群。据6月2日“经济南都网”报道,记者此前获悉,新一轮城镇化规划正在制定中,未来城镇化将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全面提升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水平,并培育壮大17个区域性城市群,17个区域性城市群中的2个可能升级到与东部三大城市群平等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十个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国家级城市群,以及七个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分别是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川渝城市群。按照发改委的目标,下一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另外再打造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吴玉祥、郑海涛摘编)
3、“国五条”出台百日,地王频出,为遏制非理性竞争推动地价上涨,国土部已重点监控大房企和大地块。据6月2日《南方日报》报道,自2月20日“国五条”出台至昨日,正好百日。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趋势似乎依然不减,进入五月下旬以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陆续有新的“地王”出现,许多地块出让价格溢价很高,让刚刚经过大涨的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了上涨预期。日前,有消息称,国土部已重点监控大房企和大地块,遏制非理性竞争推动地价上涨。(邓幼苹摘编)
4、北京:将严查党员干部参与违建。据6月1日《北京日报》报道,日前,北京市纪委、监察局发出通知,对全市集中开展的大气污染治理、污水治理、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和打击违法建设等工作提出明确纪律要求,其中,参与违建或拒不拆除违建的党员干部将被严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5、研究称中国上市房企强弱分化加剧,“强者愈强”。据6月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31日在京共同发布“2013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化进一步加剧,“强者愈强”。
6、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综合实力排名沪深上市房企前三位。据6月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以规模、总资产等指标为基础选出的综合实力TOP10中,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排名沪深上市公司前三位。
7、恒大地产、中国海外发展、龙湖地产位列中国大陆在港上市房企综合实力的前三名。据6月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以规模、总资产等指标为基础选出的综合实力TOP10中,恒大地产、中国海外发展、龙湖地产位列中国大陆在港上市房企的前三名。(郑海涛摘编)
8、国际投资大师纷纷认为,投资中国楼市风险很大。据5月3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就在国人依然热衷于房产投资之时,近来,国际投资大师纷纷表示,投资中国楼市风险很大。在今年5月召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股神巴菲特对中国媒体表示自己坚决不会在中国买房。早在2010年5月,巴菲特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有一群人在大面积地豪赌。”著名投资家、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创始人乔治·索罗斯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前,在香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现在入市投资楼市将承担重大风险。
9、房产中介“我爱我家”因签阴阳合同,被取消网签资格。据6月2日《法制晚报》报道,记者上午获悉,北京市朝阳区房管局对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因在房屋交易时签订“阴阳合同”,为当事人规避交易税费提供便利,决定将“我爱我家”的上述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取消该公司网上签约资格,并处罚款3万元。
(责任编辑:何世勤)
2013年6月3日